《动物出击》的独特在于演员不用限薪也不需要房车 | 汪海林对话冯小宁
■ 本期轮值毒叔 ■
■冷面笑酱·汪海林■
以下为采访节选,完整内容请点击视频观看
一
做最用心的准备
汪海林:冯导最近有个新片?
冯小宁:对。
汪海林:这次这个片子挺有意思,它比较独特,叫《动物出击》?
冯小宁:是,《动物出击》肯定是以动物为主的,而且是我第一次尝试着用动物替换一下咱们平常知道的各种明星、大腕。
汪海林:不存在限薪令的问题?
冯小宁:对,起码我们的动物,它们要求的条件比较低,就是狗粮、猫粮。
汪海林:也不需要房车什么的?
冯小宁:房车肯定不要,没有助理,我们全摄制组的人都是我们动物的助理。
汪海林:我听说有些动物是从小就开始养?
冯小宁:是这样。
汪海林:为这个影片?
冯小宁:这部影片构想的时间比较长。早在30年前处女作《大气层消失》拍完之后,虽然获了国际奖,国内也给了奖,但是实际上现在看,是拍的想法高,但是手低,因为那是第一次拍电影。现在时隔30年过去了,我这些年经常听到一些普通老百姓、普通观众说,小时候曾经看过你的《大气层消失》,自从看了那个电影以后,我一生中到现在都不伤害动物。我就觉得一部电影能够影响了两代人的生态观,或者让人去思考与动物之间的关系,我觉得既有价值,又积德。甚至有些人在评论上,把它列为中国科幻片的一个早期尝试。像《流浪地球》这种,是相对较为完整的科幻片,但我个人认为,当年的《大气层消失》,只是有科幻色彩而已。所以这几个因素就造成我一直在想,到底能不能有机会再把这部片子,照着这种思路,在动物和人之间共同面对着一种危险,或者说危机的时候,是不是能产生一些很棒的故事?大约这种想法想了很多年,大家知道我是自己写剧本,什么时候你给我提供一个好剧本?
汪海林:会有机会的。
冯小宁:我在写的过程中就没有忘记这个题材,所以慢慢消化了一些年以后,觉得比较成熟了,我就开始准备动物。片中的狗是男主角的饰演者从十年前就开始养起来的。里边的其他动物,像猫,还有鹦鹉,都是在两年前就开始准备,专门从小饲养的。
二
秉承匠人的情怀
汪海林:您这电影又有动物,又有孩子。
冯小宁:两个难点搁到一起,所以大家觉得这个片子特别难拍。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,我长期思考以后,我觉得我找到了一个办法,这个办法可能很多人没有精力去这么做,那是种长期的准备。你看动物从小开始养,有目的的去协调他和人类的这种感情,以及双方的交往方式。
汪海林:是不是也训练他们适应拍摄环境?
冯小宁:我没有专门训练,但我觉得这次电影中,我们动物的表演非常的出色,更证明了这种理念的正确,在开拍之前长时间做充分的打磨准备是很必要的。我觉得这可能就是一种匠人精神,全然不急。
汪海林:那个海豹和海是真的吗?
冯小宁:我这次片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全部是实景拍摄,动物也是真的。我的理念是把一个带有惊险和悬疑的大故事,和这种非常逆转,甚至是奇幻的元素,合成在一个故事里头,把咱们演员给换成动物,这个理念在美国也有过,但是没有大片。所以在中国,这个电影也是一次新的尝试,所以实景拍摄,真实动物拍摄。其实通过这个电影,我还是想让大家从一个惊险的故事中明白,其实动物是有思想,有感情的,是我们人类的朋友。大家应该以一种平等的角度去对待动物,不要再对他们有伤害。
汪海林:我觉得这个影片倒是跟现在国际上流行的主题很契合。
冯小宁:命题其实很大。
汪海林:是的。
冯小宁:格局挺大。
汪海林:是的,包括世界气候大会,以及今天我来的路上还看到英国的关于环保的问题,英国妇女走上街头躺在地上进行抗议,这个事也是一个世界性的主题。但是中国导演里边好像只有冯导您一直是孜孜不倦,在不断地强化和表现这个主题,我觉得您是比较独特的一位。
冯小宁:虽然涉及到环境和动物的作品,中国电影中星星点点也有。但是我常年这么做,是因为有一个情怀在里面。这些年之中,我曾经在2007年、2003年或者2012年,都有很多重要的奖项给我,因为它不是娱乐圈的奖,所以可能大家不太知道。一个是中国环境大使,在中国导演中有两个,一个是我,一个是陆川。正是因为我在很多电影中,比如说《超强台风》,它完全是一个灾难片,在这里头我还加强了环境意识,通过电影最后要延伸到人与自然的关系,到底人是要征服自然,还是要顺应自然,我觉得还是不要去违反自然规律为好。片子里我提到一个思想,人不要太自高自大,不要以为你在宇宙中是不得了的,要清楚你起到的效果。可能对宇宙对大自然,是破坏大于收益的,这是一种哲学思考。到了后来,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又授予我中国形象大使!这在中国导演中是唯一的。所以正是这些不断而来的鼓励,以及前面我说到的普通老百姓,各种年龄层,各种职业的人反馈回来的触动,让我觉得一部电影的目标不应该仅仅是票房和获奖的这种个人得失,更重要的其实是一种社会的效益。
三
一颗创作者的初心
冯小宁:我作为一个创作者,就要直面一个艺术家拍电影到底图什么的问题。这么多年下来,海林我们这一代人,都是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我们真的初心很纯洁,真的只是为了一个好的艺术手法,讲一个感动人的故事,对社会起到特别良好的作用,这就是电影人的初心,也是应该坚守的初心。票房固然是必须的,如果没有好的票房,你愧对投资人,但若当我们的电影编剧和导演,都过多的追逐于铜臭的时候,可能就会使我们的初心变得肮脏。世界各国电影的高峰之作,以及被人类所赞美的高峰之作,往往都是把艺术追求和社会效益追求,更大于商业追求。
汪海林:是的,这是艺术家的自我表达。
冯小宁:对,电影固然有多重性,一个是商品属性,一个是艺术属性,再有一个就是社会属性,而且社会属性中还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壁垒与风格。那么在这里头,世界上优秀的高峰之作,美国、英国、俄罗斯等等,包括咱们说到日本黑泽明的《七武士》或者《罗生门》,是商业片吗?不是。很多人说中国电影追求的高峰之作还未出现,现在仍是一个上升期,这是没错的。但是有多少人清醒地意识到,我们中国真正的高峰之作,到底可能诞生在一个什么样的文化环境之下,和什么样的初心状态之上。当初心开始单一瞄准票房追求的时候,我断言不可能会出现高峰。
汪海林:确实如此,我也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。
◐
【演员】
【导演】
【编剧】
【制片人】
◐
《四味毒叔》是由策划人谭飞,剧评人李星文,编剧汪海林、宋方金、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。欢迎有个性、有观点的导演、制片人、编剧、演员、经纪人、评论人、出品人等前来发声,或脱口秀,或对话,观点不需一致,但求发自内心。“说” 责自负,拳拳真诚在心。